基于药食同源理论设计的常见食谱,结合食材的性味功效与日常饮食需求,涵盖粥品

发表于:2025-4-19 22:43:59 57
一、健脾养胃类
1. 山药莲子粥
食材:山药(健脾补虚)150g、莲子(养心安神)50g、粳米 100g、红枣 5 颗、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泡发去芯,山药去皮切块,与粳米、红枣同煮,粥成后加冰糖调味。
功效:健脾止泻、益气安神,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
2. 茯苓薏米赤小豆汤
食材:茯苓(利水渗湿)30g、炒薏米(健脾祛湿)50g、赤小豆(消肿解毒)50g、生姜 2 片。
做法:食材浸泡后煮至软烂,可代茶饮用(薏米需炒制以减寒性)。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和胃,适合湿热体质、夏季调理。

二、润肺止咳类
1. 银耳百合莲子羹
食材:银耳(滋阴润燥)1 朵、百合(清心润肺)50g、莲子 30g、冰糖 / 蜂蜜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撕小朵,与百合、莲子煮至浓稠,加冰糖融化,放凉后可加蜂蜜。
功效:润肺止咳、安神养颜,适合干咳无痰、咽干肺燥者。
2. 川贝雪梨炖枇杷
食材:雪梨 1 个(润肺生津)、枇杷 2 颗(清肺化痰)、川贝粉 3g(清热化痰)、冰糖少许。
做法:雪梨去核填入川贝粉、冰糖,加枇杷同蒸 30 分钟,吃果肉喝汤。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合肺热咳嗽、咽喉不适。

三、益气养血类
1. 红枣桂圆小米粥
食材:小米(和胃安神)100g、红枣(补中益气)6 颗、桂圆(养血安神)15 颗、红糖适量。
做法:小米煮至半熟,加红枣、桂圆同煮,粥成后加红糖调味。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助眠,适合气血不足、疲劳乏力者。
2. 当归黄芪炖乌鸡
食材:乌鸡半只、当归(活血补血)10g、黄芪(补气固表)20g、生姜 3 片、枸杞 10g。
做法:食材焯水后炖锅慢炖 2 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气血双补、补虚养颜,适合产后、术后体虚调理(建议咨询体质后食用)。

四、安神助眠类
1. 酸枣仁百合粥
食材:酸枣仁(安神助眠)15g(煎汁)、百合 30g、粳米 100g、冰糖适量。
做法:酸枣仁煎汁去渣,加百合、粳米煮粥,加冰糖调味。
功效:养心安神、滋阴润燥,适合失眠多梦、焦虑烦躁者。
2. 莲子芡实茯苓粥
食材:莲子 30g、芡实(健脾固肾)30g、茯苓 20g、大米 100g。
做法:食材煮至软烂,可加少量蜂蜜调味。
功效:健脾补肾、宁心安神,适合心脾两虚、睡眠不佳者。

五、祛湿解暑类
1. 绿豆薏米百合汤
食材:绿豆(清热解暑)100g、炒薏米 50g、百合 30g、冰糖适量。
做法:食材煮至绿豆开花,加冰糖放凉后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解暑安神,适合夏季防暑降温。
2. 冬瓜荷叶茯苓汤
食材:冬瓜(清热利水)200g、干荷叶(消暑化湿)1 张、茯苓 30g、生姜 1 片。
做法:荷叶煎水去渣,加冬瓜、茯苓、生姜煮 15 分钟,加盐调味。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消肿,适合湿热肥胖、暑热烦渴者。

六、养生茶 / 饮品
1. 生姜红枣茶
食材:生姜 3 片、红枣 5 颗(去核)、红糖适量。
做法:煮水 10 分钟,代茶饮用(晨起或风寒感冒初愈时喝)。
功效:驱寒暖身、健脾和胃,适合胃寒怕冷、风寒感冒辅助调理。
2. 枸杞菊花茶
食材:枸杞(滋补肝肾)10g、胎菊(清肝明目)5g、冰糖少许。
做法:热水冲泡焖 5 分钟,可反复续水。
功效:养肝明目、清热润燥,适合长期用眼、肝火旺盛者。

食用小贴士
体质辨识:根据自身寒热虚实调整食材,如脾胃虚寒者减少绿豆、薏米等寒性食材,可炒制后使用;湿热体质避免过多甜腻、温补食材(如桂圆、红枣)。
烹饪方式:药食同源食材多偏平和,建议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辛辣调料。
循序渐进:初次食用少量尝试,观察身体反应,孕妇、特殊疾病患者建议咨询医师后食用。
这些食谱兼具美味与食疗功效,可根据季节、体质灵活搭配,日常作为养生餐长期食用。

收藏
送赞
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