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润本元小师妹 于 2025-6-23 17:49 编辑
下班后回到家,将冰箱装得满满当当,日子好像就幸福了。 想吃点零食,可是已经接受不了高热量的重口味零食,辣条戒了一遍遍还是想吃。 “奶茶和咖啡,如果再戒生命就不完整了... ...” “我知道不健康,但是我还是想吃!生活总要有点喜欢的嘛!” 是时候给你的“求生欲”来次升级了—— 把冰箱里便利店零食柜换成你的专属「养生池」 抱着零食吃,不再有负担! 一、人群需求备案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群的需求不断刷新,升级。 对健康的追求从盲目到科学,从粗略的“吃啥补啥”到习惯性健康行为的培养,无一不展示着大健康背景下,服务行业面对着新时代消费者高期待、高追求的挑战!
▌ 90后养生消费年增长37%
如何用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优的健康回报? 在过去的10年里,保健品市场在中国一直有着较高的增速。人们尝试的次数太多了,而随着疫情的影响,这种因对健康的重视,而去寻找“四两拨千斤”调整效果的行为愈加“多元”和“科学”。 追求投产比、强调体验感是90后人群“健康观”的两大特征,而这一偏好也渗透到各个年龄段。90后作为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影响力量,更多是被情绪、记忆力和肠胃等亚健康问题困扰,而这些慢性问题的改善有赖于日常的运动和饮食,所以培养健康习惯的呼声,与养生博主发布的成本低、可复刻、有效果且温和健康的养生好物推荐备受广大群众青睐。
▌ 药食同源零食搜索量暴涨215%
首先,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推动了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根据初步核算,2021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5802万亩。这个趋势表明国家对传统中医药产业的支持,以及中药在民间的认可度和需求度。 此外,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开始主动调整饮食以预防疾病,并关注食品安全、营养均衡、低糖低脂等饮食理念。根据数据显示,83%的消费者自觉地调整饮食以预防疾病。这种饮食观念的改变,推动了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为健康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理疗到药膳,中式养生正在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从中医理疗推拿,到日常的“酸梅汤”各类药膳养生水,再到八段锦、“拍八虚”,一些立志反卷的年轻人开始沉淀下来,相信慢慢来日积月累的力量。
“以MAT2024年线上销售同比增长18%的“中式养生水”为例,红豆、绿豆、枸杞、红枣,这些传统中式食材成为热门概念。而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干净天然的配料表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功效是此类产品的重要卖点。“
▌ 76%白领存在"无效养生"焦虑
盲目跟风早已成为过去,”体质“、”一人一方“、”防未病“成为职场、办公室交流的话题。 但“在吃些什么有效果”上总有争议和怀疑。 ”哪个中医大夫看得好?“ ”买的保健的吃了几个疗程没效果!“ ”偏方有效果敢不敢多吃?“ ”孩子体质一直差吃啥都没作用!“ 知道的越多,做的时候却只剩下焦虑,还是不够专业和科学! 落到具体的消费场景之上,无论是日常饮食的均衡调整,还是运动方式的探索转变,亦或是中式养生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都反映出了消费者力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实急需现健康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二、润本元要做的事
我们坚持:
✓ 所有原料可溯源到《本草纲目》记载
从源头控制质量,使用道地药材真材实料,做药食同源零食第一品牌,吃起来没负担,常吃常健康。拒绝高热量负担、一堆添加剂问题,做绿色、自然、冰箱零食柜里的长久陪伴! ✓ 每款产品对应明确中医体质调理方案
按体质需求进补,药食同源,满足日常馋嘴需求,好吃且对标健康。 ——让养生成为日常的小确幸"
三、首期产品剧透
►「茶饮」系列
- 养肝抗疲劳:枸杞菊花决明子
- 通便排毒:火麻仁陈皮普洱
►「抽屉养生零食」系列
- 助眠芝麻丸:酸枣仁+黑芝麻+低聚果糖
- 健脾茯苓饼:四神汤配方改良
四、互动福利
留言区说出你的【最想改善的亚健康问题】
抽3位读者获得「体质诊断+定制养生方案」
(获奖者可优先成为产品体验官)
点击关注不迷路~
(数据来源:2023中国大健康消费报告、2025大健康行业内容生态及热点白皮书报告汇总解读)
温馨提示:药食同源可用于日常调理,不可替代药物进行疾病诊治。
|